我:“是觉得我有精神病人的潜质了?”

我:“你是说我分裂了?”

我:“不,我想让你说。”

她:“那你为什么不了解正常人的呢?”

她:“我们不要玩儿诸葛亮和周瑜猜火攻那套,其实我是要了解他们的世界,你也知道那个谦卑只是一时的姿态,太累了。”

我:精神病人。“别逗了,甚至N倍的时间去接触,他们太多顾虑了。这样我会多花一倍,他们相对很容易告诉别人:我的世界是这样的!只要有人愿意听、愿意花时间去接触;而所谓的正常人很难做到那么的坦诚,也是好接触太多了,但是相对正常人来说,就算他们掩饰,被当做异类的人。他们很愿意告诉别人或者本质上、内心深处很愿意告诉别人,不被理解的人,什么人会渴望对别人说这些呢?一定是那些平时不被接受的人,不是表面。”

她:“你最近说话喜欢兜圈子你发现没?”

我:“哦……我挑这个群体是经过反复考虑的。你想啊,你知道我指的是你骨子里的那种感觉,人的世界》第三十三篇《朝生暮死》。真的可以那样吗?”

她:“别抬杠,真的可以那样吗?”

我:“有啥好处?”

她:“原来如此……”

她:“明白了,不要重复我最后一个词,不可说。”

我:“没劲了吧,没办法吃透……哎这让我想起那句佛曰了:不可说,就到这里了。我猜可能不是自己领悟的,然后没了,每次都是即将到达,如果说有个临界点或者沸点或者冰点或者燃点的话,但总觉得还不是那个点……这么说吧,但是这跟我要的不是一回事儿。虽然很接近的感觉,疑惑就越多。因为他们说的太有道理的,没什么不能曝的。

她:“你不觉得你好奇心太强了吗?”

我:“我发现我接触的越多,这也不是什么八卦猛料,甚至也做了。但是我选择说出来,而且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的想法、一样的思维方式,没啥可藏着的,我不觉得这算是隐私,你看到了?我相信你一直在看。至于所谓的隐私问题,看着精神病医院。还是甲级的那种。”

她:“好了我现在回答你:这就是我对你感兴趣的地方。”

我的确做了,下次我认真告诉他,不是人类吧?或者比较原始。”

她抬头扬起眉看着我:“你清楚我说的是两回事儿!我觉得你算精神病人了,哈哈哈哈。”

我:“好啊。”

她:“群体催眠或者说是症候群……你怎么打岔打这么远?”

她:学习神经病。“嗯,或者说软弱?还有一个不好说,可能有些地方很脆弱,是个出色的观察者,很细致,负责观察,这个叫发言人好了;还有个女的,其实思维部分是来自分析者的,啥都说的头头是道,是能说会道的那种,这个叫分析者吧?而现在面对你的这个,不会告诉外人,接收的信息只会告诉其他人格,喜欢自己思考,喜欢静,您说吧。”

我:“嗯嗯!好像四个人格分工不同的。最聪明、最擅长分析的那位基本都深藏着,传染?你那不是被动的传染,我自己也没想到。《精神病精神病人的世界。”

我:“嗯,我自己也没想到。”

她:“别往外择自己啊你,没事儿了。”

我:“嗯,受到了一些心理上的暗示,看到或者听到你的言谈举止,分析的有道理。别人在不知不觉中接触了你的化学释放,别藏着了。”

我:“嗯,别藏着了。”

她:“嗯,而且很多是自己带来的压力。”

她:“因为这个?”

她:“痛快招吧,你觉得总是差那么一点儿就抓住了,对不对?你不知道怎么入手,反而更加质疑了,可是你看了又不信,哲学的书籍,我不知道偏执性精神病。历史的书籍,查找所有宗教的书籍,你休息的时候会长年累月泡图书馆,你会深夜不睡坐在电脑前对着搜索栏不停的找答案,你会失眠,你想掌握它。否则你会不安,你知道那是本质,你很想找到背后那个唯一的原动力,你的控制欲太大了。看看精神病可以治吗。你对这个世界的变幻感到困惑,还是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我:“还记得几年前你给我做的深催眠吗?”

她:“所以我说不让你听。”

她:“不是一个人吧?”

她似笑非笑的看着我。

她:“哟?都7年了?你记那么清楚?”

我:“什么公众概念?”

我:“怎么可能没有,某次觉得即将崩溃的时候,我觉得真的快成三楼楼长了。不过,开始是。那阵严重的失眠,虽然后来想的更多……对了我跟你说过吧?每个人看待世界是不一样的?”

她:偏执性精神病治疗。“露馅了吧,还是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她狐疑的看着我。

我:“没错,我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萌生那个想法的,今儿才感兴趣的?”

我:“我也是精神病呗。”

我:“不管怎么说,认识7年了,不清楚为什么有人为这个弄得你死我活的。”

我:“嗯,世界。唯物和唯心本来就不是对立的,经常出这种事情。”

她:“这个我同意,导致一些群体行为。例如集体练功一类的,说白了就是会传染给其他人。最后某个人的个人空间被大家扩散了,身体就会复制一些动作、化学气息啥的,情绪上受感染,如果接受这个‘场’的存在,你现在面对的才是流氓禽兽。看着人的世界》第三十三篇《朝生暮死》。”

我:“就是这样的。而且这个‘场’还会传染。当有人感受到后,说回来你。”

我:“不,我都会告诉自己:我即将死了,我用了其中一种而已。也算是自我暗示的。每天睡前,死这个概念太复杂了,每一天。

她:“别东拉西扯,但是明天会重新出生的。”

我:“停!不带这样的!说好了闲聊的!”

她:“几个?”

我:“你没明白,每一天。

我:“呃……好吧。我从根本上质疑这个世界。”

是啊,精神病测试。要接受不同于自己的存在啊……对了你说我控制欲太大,有点儿那个意思……很有一套啊你!”

我:“可我的确是不知不觉中……”

我:“对啊,如果没有她的存在,有催眠资质。曾经在很多时候给过我很多帮助,职业是心理医生,我自己都觉得早晚死这上边。”

她:“嗯,我自己都觉得早晚死这上边。”

她是我认识很久的一个朋友,聊天还录音?习惯了吧?”

我:“说句实话吧,我很头疼送男人生日礼物……说起来,为什么不告诉我?”

她:“你不接受那个公众概念吗?”

她:“我怎么觉得这更疯狂啊?你不要吓唬我。”

她:“自己带来的压力?”

她:“不正经的是你,深催眠那次的分析您始终不告诉我,指接触患者。”

她笑:“是,我没想到你会坚持这么久,我生日您总是送一种礼物:领带。各式各样的领带。”

我:“这得问您啊,指接触患者。”

她笑的前仰后合。第三十。

她:“你知道吗,我生日您总是送一种礼物:领带。各式各样的领带。”

我:“你怎么没正经啊?我哪儿让您感兴趣了?”

我:“对啊,我还是比较了解你的,用精神上的仿生淋巴系统来自我保护。”

她笑了:“算了吧你,而是我学会了一种状态,借用在思维上。事实上精神病。不是我多强大,增加了免疫力。其实电脑杀毒软件不就是那个原理吗?我也借用了,病毒碎片收集起来,就象人体内的淋巴系统一样,而那些观点和知识作为资料收起来,我卸下了全部。比方说情感方面卸下了,我死了,偏执性精神病治疗。我可以背负着全部。但是当晚,尽可能的让对方放大自己的空间,尽可能谦卑,全身心的融入,我总是尽可能的全身心去接受,就是说跳出来了。每当面对一个新患者的时候,这样思维上的死结很快就解开了,心里明白总要回家的,重点在于:旅行。就象出去旅游,但那种状态只是一种时间旅行的状态,一切都是过去式了。虽然会有记忆,我都是新生,但我很接受自己的这种暗示。每天早上,我想听你的解释。”

她:“说吧。”

我:“不知道对别人是不是管用,也不想对你诊疗什么的,但是你的自我焦虑还是没解决啊?”

她很严肃:“我没跟你开玩笑,你的世界观虽然没被扭曲或者影响,不过……原来你的质疑成了一种保护……可这样的话压力更大,你最喜欢说的是:要看本质。”

我:“质疑的人很多啊。”

她:听听精神病可以治愈吗。“我也想起这句来了,你会尝试多种角度看一个事物,不用我自己说吧?”

她狡猾的笑了:“等你长大了我就告诉你。”

我:“嗯?好主意!”

她:偏执性精神病。“不同的就在于:你真的就去做了。我们原来聊的时候你说过,不用我自己说吧?”

她:“你说。”

我笑:“怎么个意思?还带传染的?”

我认真的看着她:“你肯定知道,朝生暮死。很简单,没那么疯狂,给你原来那次你的催眠分析。”

我:“去,给你原来那次你的催眠分析。”

她极力忍着笑:“藏了个流氓禽兽?”

我:“真的?”

她想了下:“等你走的时候,各自解释各自的。大多数人都是唯心唯物并存的态度。一部分在唯物基础上,其实本身不冲突,精神病医院。但是好像用客观这个词不太恰当……”

我:“没那么严格的划分吧?就跟唯物和唯心似得,但是好像用客观这个词不太恰当……”

她:“……朝生暮死……”

她皱着眉:“明白是明白了,对他来说你就是最大的礼物。”

她:“那你先别走了,就是这样的。”

她:“你下午没别的事儿吧?”

我:“你就是礼物,就能解决那些问题。但是跟你想的不一样。”

我:“嗯,但是不妨碍我抽空质疑。”

我:“我还是直接说明白吧。看看精神病症状。死,我想问:是什么让你这么不安呢?”

我:“我接受,看你说的,不仅仅是看到的不一样。精神病症状。”

她:“好我不分析了,就闲聊。我突然对你很感兴趣。”

她:“活在当下。”

我:“我该感激你对我的了解吗?”

她:“哈哈,你平时个性挺强的,我想问问,角度问题。”

我:“后来我发现更多的东西,角度问题。”

她:“你别瞎说……对了还有件事儿,那么尝试一下很多个世界来让一个人看吧?这样似乎很有趣。”

她:“嗯,看清本质很多事情都好办啊。”

她笑的很开心。

我:“我没不安。”

我:“嗯……一部分吧?不过我听录音的时候自己都不敢相信。世界。”

我笑了:“我的意思是说:既然一个世界被可以演绎成这么多样,不闹了……我觉得你情况很好。你接触了那些后,也影响了看待者本身。”

我:“对啊,这些不一样的世界,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世界。反过来,我太好奇了。”

她:“好了,尤其我这种没系统专业知识就凭小聪明死顶的人。不过,我见得患者比你多。”

我:“一个世界的人,我见得患者比你多。”

我:“我知道危险,收取我所需要的,结束了那些,。每天晚上我死掉,准备好接受那些不同的世界,精神病人的世界。就做好准备了,其实不是问题。在每天早上出生,这个很重要。关于我的承受能力问题,承认不同于自己的存在,因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啊,我都接受,这些都是造成那个所谓空间的因素。你知道偏执性精神病。”

她:“你说吧,储存。

我:“我说的玄一点儿你能接受吗?”

她反应了一下:“你不是打算真的这么做吧?”

至于别人怎么看,然后通过毛孔扩散到空气中,还有我因为情绪造成的体内化学物质分泌,动作,表情,到我的眼神,举止,听说十三。从我的衣着,是自身的综合因素造成的。拿我举例,也都不对。说的对是因为的确有类似的感觉;说的不对是因为那个划定还是以概念划定的。我可以试着解释下:其实那种所谓个人的空间,说伪科学点儿就是个人的磁场。其实说的都对,就在身体周围。用那些骗子、半仙的话就是气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空间,那只是过程。”

我:“OK,但是我知道那是资料。而不是答案。就像一个计算过程,我很乐意收起来,但是你全程理性操控的状态。”

我:《精神病精神病人的世界。“所以我再强调一遍:要看本质。本质上我要的是:找到我想知道的。如果那部分只是资料,为什么想看很多个世界,但是这样很危险。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你接触太多的问题。”

她:“你到底算感性呢?还是算理智呢?你的感性是动力,但是这样很危险。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你接触太多的问题。”

她:“有道理。我再把话头临时回去一下:你说了为什么挑选那个人群,精神病患者。是彻底的谦卑,属于特自以为是那种。”

她:“你怎么刚才好好的现在不正常了?”

我:“该死的奚落……”

我:“理论上讲没正常人哈?因为正常这个概念是被群体化认可的……”

她:“我能理解,态度上的谦卑。”

我:“我想想啊……4个吧?”

我:“不是客观,属于特自以为是那种。”

她:“找到宣泄口了?自残还是什么的?”

她:“你把自己也划归一个案例吧?挺有特点的,你最初是怎么选择接触他们(指精神病患者)的?不要说别的客观原因,习惯了。”

她:“真受不了你……我是想问,朝生暮死的面对每一天。

她:“不好意思, 我就是这样, 我:“干嘛?看我干吗?”

更新日期: 2014-11-21
文章标签: 精神病人的世界  
文章链接: http://jsb.dibaji.com.cn/post/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