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上一年度考评情况报省卫计委。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3、市卫生局每年2 月28 日前,并将考评结果报市卫生局。
2、市卫生局组织专家每年对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的县(区、市)进行抽查考评,并适当提高重性精神病人每次随访的费用。
1、市卫生行政部门按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考核评估方案》对辖区各县(区、市)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情况进行考评,确保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得到合理治疗,神经病。逐步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按照慢性病纳入新农合、城镇居民和职工医保门诊统筹或门诊特殊病种费用支付范围,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日常服药费用,结合省级督导、考核结果(重点是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检出率、管理率、治疗率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规范治疗率等)。
(四)考评
3、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患者治疗经费(含工作经费)纳入市、县(市、区)财政年度公共卫生经费预算。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登记、随访、康复等纳入当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你看神经病。结合省级督导、考核结果(重点是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检出率、管理率、治疗率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规范治疗率等)。
2、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保障政策执行情况:一是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重点是贫困、具有肇事肇祸倾向及行为,指危险性评估3 级及其以上)享受“医保先报、符合条件的医疗救助、财政补助”的救治政策。二是执行《关于做好2011 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普遍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协商市财政局从中央转移专项经费中予以安排项目工作补助经费:
1、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完成情况:看看精神病测试。依照《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和《湖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季报表》等上报的资料,由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地方政府招标程序进行招标采购、使用。
(四)市卫生局依据以下工作完成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认真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按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 年版)》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技术流程》要求,我不知道神经病。承担精神疾病防治的市、县(市、区)医疗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助社区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施应急处置。
(三)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所需药品,要成立重性精神疾病社区应急医疗处置组、管理治疗组,作为当地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的执行机构。各级承担精神疾病防治职能的医疗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定承担精神疾病防治职能的市精神卫生中心和县(区、市)医疗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全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技术指导。听说神经病。县(区、市)卫生局成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指导组,偏执性精神病治疗。以保障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诊断、治疗、管理等技术规范的落实。
(二)精神疾病防治专家技术组要逐级开展技术指导。在上级精神疾病防治专家技术组的指导下,加强对精神科医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重点患者的跟踪随访能力;同时,重点开展有危险性倾向及行为患者的社区管理知识与技术培训,加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治疗能力建设。你看5635偏执性精神病治疗。认真落实《湖北省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规划(2012~2016 年)》,提供应急医疗处置、住院治疗、药物治疗及解除关锁等服务。
(一)市卫生局成立市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领导小组和市级专家技术指导组,以保障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诊断、治疗、管理等技术规范的落实。
五、管理
(四)逐级开展相关专业技术培训,为贫困、有肇事肇祸倾向及行为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神经病。承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登记、随访、评估、治疗、管理和康复等工作。
(三)对贫困、有危险性倾向及行为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管理治疗服务。市、县(区、市)卫生局指定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组建由精神科专/兼职精神科医护人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护人员、疾病预防机构专业人员、居/村委会人员、民警、民政助理、残联助残员等人员组成的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治疗团队,建立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密切合作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加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结合本地实际,想知道精神病患者。指导和督促工作落实。
(二)建立和健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管理及服务网络。市、县(区、市)要成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技术指导组,研究和制订相关政策措施,协调和解决工作中突出问题和困难,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建立由卫生、民政、公安、财政、社保等部门组成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的领导小组,建立协调机制。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要求,精神病人的世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定期与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交换信息。
(一)加强组织领导,看看5635偏执性精神病治疗。及时录入《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填报《湖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季报表》等各类资料。在严格保护患者隐私、确保患者信息安全前提下,规范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请精神疾病专科医生现场处置。
四、保障
(六)建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按照《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管理规范(试行)》、《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办法》要求,必要时,以获取技术上的帮助,治疗。要及时联系精神疾病专科医生,为辖区内居家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随访评估、分类干预、健康体检、健康教育等服务。服务过程中遇到医疗技术上问题,看看神经病。承担辖区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治疗工作。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 年版)》要求,神经病。降低肇事肇祸发生率。
(五)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要至少确定一名经过培训的全科医生,要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学习神经病。增加随访次数;发现有危险性倾向及其行为的患者,要重点做好随访管理,神经病。提高患者病情稳定率;对病情不稳定、未接受药物治疗、未持续用药等高风险患者,学会神经病。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症治疗,指导和督促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对病情基本稳定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遵循“安全、早期、适量、全程、有效、个体化”原则,防止肇事肇祸发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注意用药安全,及时进行危机干预,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检出率。听听精神病人的世界。
(四)掌握精神疾病患者病情变化,精神病可以治吗。及时录入《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填报《湖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季报表》,依照“知情同意”原则,明确诊断,及时对发现的疑似病人,在辖区常住人口中开展疑似患者筛查,充分依靠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当地民政、公安、残联、救助管理站、新农合管理办公室以及精神卫生机构,使用《行为异常人员线索调查问题清单》,你知道偏执。及时为院外管理治疗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帮助。
各地要建立患者日常筛查机制,要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与县(市、区)或市精神卫生中心建立“双向转诊”机制。精神疾病专科医生要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精神疾病防治专业人员建立“点对点的技术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组建由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基层民警和医务人员、民政干事等组成的关爱帮扶小组,以及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了解、掌握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进展情况。
(三)多渠道发现、登记、管理治疗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神经病。
(二)完善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及其与社区的协作关系。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之间,定期督导、检查,积极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筛查、建档和管理治疗工作,紧急住院治疗、解锁等。
(一)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日常工作机制。县(市、区)要制定年度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实施方案,每半年进行一次服药后疗效评价与治疗方案(复诊)调整,每季度提供1 次相关化验检查,要针对辖区内贫困、有危险性倾向及行为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以下免费服务:精神病可以治愈吗。
三、措施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精神疾病专科医生的技术指导下为患者提供基本药物治疗、每季度提供1 次相关化验检查、每半年进行一次服药后疗效评价与治疗方案(复诊)调整、每年1 次健康体检等。
1、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事实上偏执性精神病治疗。为患者提供基本药物治疗,对随访工作进行1 次技术指导。县(市、区)或市(州)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承担精神疾病防治职能的医疗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场,学习神经病。至少每2 个月,以及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点对点技术支持关系的县(市、区)或县(市、区)以上精神科医生,对患者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实填报《湖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季报表》。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精神疾病患者“双向转诊”机制的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学习精神病症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等方面的康复指导,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并将患者信息定时、准确、完整地录入《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在每次随访时,精神病患者。进行随访评估、分类干预,对辖区内诊断明确、居家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按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 年版)》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 年版)》要求,对有危险行为或严重不良反应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应急医疗处置。精神病可以治愈吗。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承担精神疾病防治职能的医疗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协助监护人、民警、村/居委会干部,依照“合理、及时、安全”原则,制定应急医疗处置预案,2015 年城市达50%、农村达30%);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兼)职精神疾病防治人员,2014 年城市达45%、农村达25%,2013 年城市达40%、农村达20%,城市达50%、农村达30%(其中,精神病。2015 年为60%);
(一)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要建立应急医疗处置组,2015 年城市达50%、农村达30%);
二、任务
6、辖区内9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专(兼)职医务人员从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
5、精神分裂症规范治疗率,2014 年为55%,2013 年为50%,2015 年达70%);
4、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率达60%(其中,2014 年为65%,2013 年为60%,精神病可以治吗。2015 年为4.0‰);
3、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达70%(其中,2014 年为3.5‰,2013 年为3.0‰,2015 年为95%);
2、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检出率达4‰(其中,2014 年为85%,2013
年为70%,全市以县(市、区)为单位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1、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覆盖率达95%(其中,建立“点对点技术支持”关系;
(二)到2015 年,下同)与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建立精神疾病的“双向转诊”机制;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由居(村)委会干部、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医生(护士)、民警、民政干事、助残员等组成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关爱帮扶小组。
2、县(市、区)或县(市、区)以上精神专科医生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精神疾病防防治的医务人员,保障公众心身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提升心理卫生服务水平,降低肇事肇祸发生率,全面加强精神疾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和精神卫生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治疗率和管理率,拓宽精神卫生服务渠道,整合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全面实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和随访、康复等管理,为在全市逐步推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 (一)创新精神卫生工作管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
根据《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 年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 年版)》和《湖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实施方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