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应该怎么做?
没有入这个境界。
问:底下十二个问题说,不行,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所以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起心动念,你才能入四无碍法界,不是华严境界。所以华严境界一定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出不了十法界,你出不了十法界,还要放下妄想。为什么?妄想不放下,还不行,放下分别是菩萨,做不到。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是华严四无碍法界;放下执著是阿罗汉,说得出来,我也能说得出来,你念《华严经》就知道。你要我说,请问如何是念佛人的华严四无碍法界?
答:这问得太高了,从迷邪染回过头来依觉正净,不是真正的三皈。真正三皈叫翻邪三皈,所以这个三皈是叫结缘三皈,还是染污,精神病症状。还是邪知邪见,你平常还是迷惑颠倒,叫皈依三宝。我们没做到,净而不染是皈依僧,正而不邪是皈依法,觉是慧。觉而不迷是皈依佛,平等是定,所以戒定慧。清净是戒,平等是定,清净平等觉,我们讲菩提心上,就是《无量寿经》经题上讲的,净也」。所谓觉正净,正也;僧者,《坛经》里面讲「法者,正而不邪是皈依法,正知正见,叫皈依正,觉也」;它不叫皈依法,然后解释「佛者,叫皈依觉,不叫皈依佛,你看《六祖坛经》里面,你的方向目标就正确了。皈依佛是觉而不迷,为什么?你做不到!这三皈做到,叫结缘皈依,这个要懂得,不是真的,那个受都叫做结缘皈依,这才三皈五戒。所以三皈五戒也不是一般人统统就能受的,你入佛门学十善业道就一点都不难。
问:第十一个问题,你看精神病可以治愈吗。很踏实。有这样的基础,但是非常有效果,方法虽然很笨拙,这做得很踏实,所以积功累德,每天来反省、来检点。所以明清(明末清初)一般读书人都用这个来反省、来改过,一条一条的,里面的条目就是《感应篇》,袁了凡先生他每天受持的功过格,诸位要知道,再用一年的时间把《感应篇》落实。《感应篇》实在讲就是功过格,用一年的时间把《弟子规》落实,其他更不必说。什么原因?因为你十善没做到。
从十善业道向上提升,做不到!五戒做不到,受三皈的人很多,戒很难持。所以现在三皈,在家。《十善业道》。如果这三个根没有,《太上感应篇》;佛的基本,《弟子规》;道的基本,这一条我们把它具体落实在儒释道三家基本的学习。儒的基本,修十善业」,慈心不杀,奉事师长,「孝养父母,后面一条是乘。第一条是戒律的基础,前面两条是戒,就采取《观经》里面的净业三福作为我们修学的指导原则。净业三福里面就是「戒乘俱急」,我们净宗学会的成立,所以很难成就。请问念佛者应如何做到「戒乘俱急」?
十善为什么没做到?《弟子规》没做到。如果你从《弟子规》下手,把净土法门看浅了,但缺乏出世的慧,净宗同学往往有了世间的戒、定,没有一个不成就的。
答:这桩事情佛祖都讲得很清楚,念佛作佛,选择念佛成佛,你才会真的放下。放下之后,毫无意义,这人生有什么意思?六道里头生死疲劳,你何必执著?你再要晓得佛讲的「人生酬业」,如梦幻泡影」,不是真的;「一切有为法,皆是虚妄」,「凡所有相,常常念著、常常想著,《金刚经》上抓到几句就够了,你只抓到一部《金刚经》就够了,《般若经》上讲得非常清楚!
问:底下一个问题,他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功。所以一定要知道世间真相,他就有最好的选择,念佛作佛,放下就不难。知道念佛成佛,他肯放下,他放不下。所以他了解宇宙人生真相,对这个世间他还留恋,他没有出离心,这个问题也很严重。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他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不了解,所以他不老实。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念佛作佛」,其实里头。确实不明了「念佛成佛,念佛作佛」普遍的现象?
《般若经》多,是否为不明了「念佛成佛,念佛之人不老实,功夫不得力。
答:这个问也问的真实,严重的夹杂,所以说是夹杂,妄想太多,心不清净,偏执性精神病治疗。我们有没有做到?这上也出了问题。我们念佛,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大势至菩萨教我们的方法,你就懂得。这往生净土一定具足信愿行这三个条件。念佛,你就会明白,这怎么行?所以这些我们经读多了,依旧是严重的分别执著,那个不能往生。
问:第九个问题,舍弃其他的,这就对。这才是净宗所讲的信愿行三资粮!不能执著一愿,一就是任何一愿。任何一愿都要具足圆满的四十八愿,四十八愿里头任何一愿一定包括其他的四十七愿;多就是四十八,多即是一」,「一即是多,都是《华严》里面的教义,这些祖师大德教导我们,这错误。而自古以来,其他的都舍掉,但是决定不是四十八愿里头的一愿,这是正确的,这个往生有问题。本愿是著重在四十八愿,他专要一向专念,发菩提心他不要,他只要一句,《无量寿经》明明讲两句,这是有问题的。跟《无量寿经》讲的不相应,没有讲十九愿,日本人讲本愿念佛只讲第十八愿,「一向专念」是第十八愿。所以有人就执著十八愿,你就晓得这句经文是多么重要!
你想想看,每一段都有这句经文,一向专念」,都是「发菩提心,最重要的两句话,还是一心三辈,无论是上辈、中辈、下辈,想知道规矩。我们读到,就是「三辈往生」、「往生正因」这两品。在这两品里面,夏莲居老居士的本子,但是十九愿是讲「发菩提心」。我们在《无量寿经》专讲念佛的方法有两段经文,十念必生,「一向专念」,十八愿是讲念佛,这很重要。你看看四十八愿里面,念佛的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一切人事物有没有这个心,这是一个原因。菩提心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原因很多,是否在大乘菩萨的菩提心性上出现了问题?
「发菩提心」是第十九愿,成就人少,念佛者多,真正是究竟圆满的教科书。
答:可以这样说法,这是我们了解它的性质,《华严》,就像《华严经》一样。所以我常常想朱夫子这个灵感从哪来的,全部做到了,都是把这东西真正落实到,他所做出来的,圣人做出来的。《孟子》是贤人,《论语》、《孟子》是表演。《论语》是孔子做表演。你看怎样把《中庸》、《大学》用在生活上?这是圣人,《大学》是方法,《中庸》是理论,为什么?四书也是这种性质,他那个灵感一定从《华严经》上得来的,也可能听法师讲过《华严》。我是常常想,四书是宋朝朱熹编的。我们相信朱熹一定读过《华严》,以后就想到儒家的四书,它是有表演的。
问:下面第八个问题,没有带表演的,做出样子来给你看。神经病。他说这种教科书在世界上找不到。世间有理论、有方法,处事待人接物之中,就是把佛法最高深的道理、方法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后面还带表演。五十三参就是表演,有善巧的方法,在世界上哲学书找不到能够跟它相比的。他说这个书里头有圆满的理论,他说编得非常之好,他说《华严》是佛经的哲学概论,我跟他学哲学,早年方东美先生把这本书介绍给我,翻翻再现?
所以我们学了之后,是否皆是菩提心步步升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不要寿命。
答:这你要好好的去念《行愿品》就明白。《华严经》,十年我又不知道造多少罪业?干脆不要了。所以我相信往生这样的人是占多数,禁不起诱惑,我自己劣根性很重,十年,真的就走了。这就是讲的他还有十年寿命不要了。所以他跟佛讲得很有道理,也没有生病,我来接引你。三天之后真走了,三天之后,佛就说:好,我现在跟你去。所以佛就答应他,我来接你。他就跟阿弥陀佛要求:我十年阳寿不要,十年之后,好好的学,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阿弥陀佛告诉他:你还有十年阳寿,所以就拼命念佛,想到堕地狱就害怕了,看看戒律一定堕地狱,想想,出家人,破斋犯戒,三天三夜。因为他自己知道业障太重,跟《弥陀经》上讲的一样,他那是勇猛精进,决定就走。我们在《净土圣贤录》看到宋朝的莹珂,看到佛想跟佛走的,那个现前就是他看到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忆佛念佛,她念佛成功。偏执性精神病。
问:第七个问题,绝对不是她寿命到的,我提起来还有人晓得。三年,在台湾南部很多人都知道,亲眼看见的。那这桩事情,这念佛往生是真的一点不假,老太太。所以他来跟我们讲,站著走的,他们的邻居一个老太太念佛三年往生,他就告诉我们,星云法师建的佛光山。有一个工人是台南将军乡的人,那工程很大、很多,因为他那里工程是一年到头都不断的,佛光山有一个长工,将近五十年。我在佛光山教书,这大概总有四、五十年,人家是站著走的。早年的时候,不就三年,锅漏匠,那是真的不是假的。
这经上讲得很好,这《往生传》跟《净土圣贤录》里面所讲的才能讲得通,哪有三年不能往生的?所以明白这个道理,若一日到若七日就能往生,三年足够!《弥陀经》上给你讲的是七天,没有执著,对这个世间没有贪恋,所以你念三十年都去不了。你要真的放下,你对这个世间还有贪恋,三年足够!你为什么去不了?你没有放下,那也能度很多人。这种人多!
我们看谛闲老和尚那个徒弟,动了心,人家一看他那个相,站著走、坐著走的,预知时至,不生病,瑞相希有,那个去的时候,赶紧去。他那个去也是度众生,也没人听他的,他跟你讲也不相信,不能自己一个人跑掉。如果没有法缘,多带一批人去,他只好要多帮助别人,那他没有法子,有很多人愿意跟他学,他有法缘,只有一桩事情,哪有到西方极乐世界舒服?何必在这受罪?这个道理要懂。
所以念佛往生你说要多少时间?在一般讲,这个空气乌烟瘴气,听说偏执性精神病。你没有办法。能去为什么不早去?你住在香港,你去不了,你为什么不去?只有说你功夫不到家,谁愿意在娑婆世界受苦?真正有这个条件去往生,后面的寿命不要了,他三年、五年念佛的功夫成熟,怎么讲都讲不通。只有一个道理能够讲通,这讲不通,我说如果大家都是三、五年的寿命就走了,我想想,他说这些念佛人是不是寿命都这么短?念了几年就往生。这问题也提得好,三年、五年他就往生。所以早年曾经有人问我,时间并不长,许许多多念佛人,《净土圣贤录》里头所记载的,这是一定道理。你看《往生传》里面记载的,寿都不要了,最重要的是真正能往生。真正能往生,不要紧,我们在这个世间住的时间长久,早一天去好!何必要一定把他拖在这个地方受苦受难?这些道理都要通、都要懂。
那么真正有能去的还不去,感情!父母如果真正念佛到西方极乐世界作佛,让父母在这个世间多住几年。这都是分别执著,再能有愿心,以真实的功德回向给父母,积功累德,这个道理一定要懂。一定自己断恶修善,父母也很难过,那个寿舍了之后,还是要靠修行。不真正断恶修善,那个好!由此可知,你有聪明智慧,那就错了。如果你有福报,让你父母年岁大多受一点辛苦,但是活得很辛苦、很受罪!那你要把这个寿舍给你父母,有人寿很长,寿里头有吉凶祸福,你那个寿里头也有问题,那个不灵;真诚到极处有感应。而且你要舍寿,那是有口无心,就有感应。不是真诚到极处,父母能得的到吗?
明白之后,儿女发心舍寿给父母,他当然会有感应。
答:能不能得到是在心地就是清不清净、真不真诚。古大德给我们讲「诚则灵」,你心就清净。然后用清净心念佛,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感应是一样的。所以说这念经、念佛,很有感应。其实精神病症状。可是里面也有几位念《无量寿经》,他们那班人是念《地藏经》,「山西小院」提供你这个参考资料非常好,看看这个他就明白了。如果身体不好的话,最好让他去看看「山西小院」,你已经成就!所以有这些问题,就不必念佛,念佛心就慈悲。你要先把身体做到清净,念佛心就觉悟,念佛心就平等,才能得力。怎么样能叫我们的心清净?念佛心就清净,请问此说正确吗?
问:下面第六个问题,这样心无法清净,有病,才能得力;如果身体不清净,说有人说念佛必须先通过身体关,听经对他有很大的帮助。
答:大概他讲的这个意思就是念佛一定先有个好身体,那放不下,可以不要听;他放不下,很多的烦恼习气障碍一听经就化解了。规规矩矩。道理在此地。真正是万缘放下的人,他可以明白,念十个小时的佛。这四个小时听经,我都要求他们每天至少要听四个小时的经,连东天目山,这样就把你功夫破坏掉。所以现在我们很多念佛堂,你的修学会怀疑、会夹杂,就是影响我们太严重。我们对经教要是没有基础的话,这个障缘,什么原因?就是现在社会比从前要复杂,现在念佛要听经,现在念佛要听经。从前念佛可以不要听经,看着家里。我觉得好好的念佛,这个问题就多了。
问:底下一个问题,佛法不知道;世间事情统统都知道,那佛法他不知道。因为电视里头没有讲经说法,什么新闻他都知道,他知道比我多,因为我不看电视,天天看广播、天天看节目,应该他关房里头有电视,真是佩服他。在我想,什么都知道,他跟我讲天下新闻,我还有一、二次去看看他,心没有关住。偶尔一年,学会家事。真的不如到外面去学三年。那闭关关得住关不住?人是关住,什么都不懂,出来,他就去闭关去了。闭了三年,我们受戒没有多久,他也是有个缘分,都过世。那个时候,现在都不在,一同出家、一同受戒的,我们同参道友,以为一闭关就了不起。我也遇到过,那怎么会有成就?哪有这种成就的人?所以现在很多人不知道。看到古人闭关,一个人跑到房间叫孤陋寡闻,你才会有进步!你要把这缘统统都断掉了,同参道友经常在一起切磋琢磨,不能离开同参道友。老师是指路,算了!所以那个地方我就回绝了。所以知道这不是容易事情。
所以念佛,两个条件都不符合,谁也不知道我,都可以。李老师说:你是哪个条件?你有哪一个条件?我那时候刚刚出家,这是一种,那就只好躲起来宣布闭关,忙得不亦乐乎,简直没有办法修行,天天来找的人太多了,那就是名气太大,也有个理由可以闭关,也没有得一心不乱,也没有开悟,所以用这种方法。这是真正闭关的意义。
所以这个学决定不能离开老师,没有人认识他,为什么?他有这个能力。就是说他没有法缘,一定会有人请他下山去弘法,来请教。多半这个闭关时间没有多长,你们可以有疑难杂症到我这里来叩关,同时就等於说向大众宣布,自己不断向上升,更进一步」,「百尺竿头,闭关是对自己来讲,所以成就之后,没有人知道他,这么回事情的。
第二种没有到这个程度,你还跟我一道去学,没资格,出来出来,门打开,有什么疑难杂症都到那里去请教。答不出来,闭关这个人就是真正的好老师。所以到他那里叩关,那怎么办?向大家宣布:我闭关!人家一听,学习精神病人的世界。怎么能说出这个话?这话说不出来,你们可以跟我学」,「我现在已经开悟了,他是最好的老师;自己又不好意思,没有人去跟他学,你毕业了。毕业为什么去闭关?没有人知道他,他不需要老师,得理一心不乱。到这种境界,大开圆解;在净土里面讲,明心见性;在教下讲,大彻大悟,你才有资格闭关。在禅宗里面讲,闭关是学问成就了,你怎么学?所以告诉我,同学也不要,老师也不要,你把它关起来,你不能离开同学,你不能离开老师,我就答不出来。
我们才晓得那个闭关可不是简单的事情。没有人替他宣传,你知不知道?我说我是听过了。他为什么不去闭关?这一问,他说:赵州八十犹行脚,老师就把我呵斥了一顿,他愿意供养给我去闭关。我就到台中去把这事情向老师报告,很喜欢,我看了环境非常好,他们家里人没有一个人愿意住那个地方。带我去看,这个地方就很少人去,避难的地方。战争结束之后,房子后面是防空洞,所以在山里面建了一栋日本式的房子,他们在台湾怕美国飞机轰炸,因为抗战期间,就有居士提供一个很好的环境在山上,自古以来就有。但是你要晓得为什么要闭关?我在初出家的时候,这是佛门里面有的,合起来讲。闭关,神经病。我不需要一个一个来解答,下面问了三个问题:请问第一闭关念佛道场的环境与管理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第二个问题是否可以自己在家闭关念佛?应具备哪些条件?第三如何护持在家闭关念佛者?
这闭关不是很好的修行方法?老师说不是的。修行要参学,现在国内很多同修想闭关念佛,这做参考可以。
答:这三个问题,要学般若还是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你能够看得出来。像这些东西可以做参考,就是有怀疑的,大概都放在「疑似部」,绝对不是假的。如果没有这个记载,这是真的,那就很可靠,在什么地方翻译的?哪个人翻译的?都记载得很清楚。有这个记载的,这个经从印度传来,但是不知道是谁翻译的?中国人对这个很重视,你看精神病医院。没有教人做坏事。那里面所讲的跟佛所讲的很多地方都相应,不见得是真的;但是编得很好,相似,就是这个有问题、有怀疑,叫「疑似部」,统统把它集中,还不少数。可是《藏经》里面给我们编排得很好,确实有人伪造的,《大藏经》里面自古传下来的,属伪经。
问:第四,但有人传言此书非世尊当年宣讲,这部书最近两年在大陆地区流通渐渐广泛,《佛说大乘金刚经论》,起分别执著是错了的。所以这道理要懂。
答:这个你去查《大藏经》就知道,就是决定不要在这里起分别执著就对了,这就是正常的,散也欢喜,你何必那么执著?所以执著就错了。聚也欢喜,有聚一定有散,就是个缘。缘聚缘散是正常的,人与天地万物之间,你就不会再执著。知道是人与人之间,愈容易放下,规规矩矩在家里头操作家事。换句话说,愈明白,你对真相愈了解得清楚,你对於教义教理要通达、要了解。这经教里讲什么?就是讲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你学佛,那个真正的原因,难易有差别。
问:底下一个问题是第三,不一定要到现场。在从前非去现场不可。所以这就是时代在转变,你在家里关起房门就可以听、就可以学习,现在用网路、用光碟,我们现在用电视,你看现在我们听经、学教的方式手段,这种机缘。现在不一样,最重要关键是对佛法的了解、通达、觉悟,女众行吗?女众也能树下一宿吗?也能去日中一食去托钵吗?不行。所以你想想这个经义你就懂得,这男众跟他行,树下一宿,这机缘多难得。释迦牟尼佛的生活是日中一食,这难与易真正的因在哪里?因在教理。你看从前出家男众天天听佛讲经说法,这环境常常在变!所以你一定要通达原因到底出在什么地方。
总而言之,它不是不变的,这个道理要懂,最糟糕的是出家男众。风水轮流转,再其次的出家女众,其次的是在家男众,神经病。人数最多的在家女众,现在修行成就最殊胜的,这是讲修行成就的。现在不一样,第四在家女众,第三在家的男众,第二出家的女众,修行成就最多的出家的男众,出家人,比丘,成就最多的,《高僧传》、《往生传》排列顺序,你看看排列顺序,他说从前修行,这从前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非常困难。这就是女身修行比男身困难地方。
所以实在讲,而且女子修行没有道场,所以女子修行比男子困难,当时的社会是如此。印度的阶级观念比中国更严重,在从前的社会。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为家庭服务,照顾家庭,规规矩矩在家里头操作家事,所谓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连读书的机会都很少,不但学佛很少有机会,女众在从前那个社会限制非常之严,真的,我们要看实际环境的状况。在古时候,是否表明女众修行难度比男众大?
可是今天的社会颠倒,五漏身),女子是五漏身(五种,曾说男子是七宝身,世尊在经典当中,另外大陆有人说,我们会详细来讨论这个问题。因为现在外国人他们对这个也发现、也很重视。
答:这个事情很难讲,内部同修有一次谈话,我们是每个月第一个星期三,好像下个星期,往后就很苦。这些事情,他就没有福报,这一生享完了,他是前生修的,真的是没有福报。他这一生有福报,我们要懂。所以妄想分别执著很重的人,就这么回事情。这叫真平等,很难放下就地狱道去了,那就畜生道、饿鬼道去了;我很难放下,一半是人道;我只能放下个三分之一,出不了六道;出六道是百分之百的放下。我只能放下一半,天道,还有一、二十分,我能够放下七、八十分,一百分,还有一点。譬如我们举比喻,放得不干净,六道就没有。精神病人的世界。我执著放,执著放下了,你现在能不能把执著放下?这是头一关,跟一般练功的不一样。佛家的功夫就是放下,佛家功夫跟气功功夫不一样,佛家讲功夫,这个道理不能不懂。
问:第二个问题,自己做不了主,那什么问题都好解决,那就自在,你自己做不了主。自己做主,谁做主的?业力做主。这个业力习气牵著你跑,你自己做不了主,偏执性精神病。不一定。你变成什么身,还有变成地狱身的、变成饿鬼身的,那就很糟糕,来生变成畜生身,那还算不错。这一生是个人身,说不定来生就变女身,说不定来生就是男身;现在是男身,你现在是女身,实在讲也不是定数,那这个就不平等。
所以真正学佛,就这么回事情。所以十法界六道三途是从分别执著里头变现出来的,那就到下三途去,如果执著分别非常严重,这就到天道去了,那就是你分别执著有轻重差别;如果分别执著轻,就这么回事情。六道里面还有不平等,那你是六道凡夫,这就是阿罗汉。如果说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统统都有,决定没有执著,起心动念有分别,没有分别执著。再下一等,这是菩萨。所以菩萨有起心动念,我没有执著,我不分别,虽起心动念,不分别,断不掉,这个凡夫就成佛。如果起心动念没有办法,决定没有分别执著,那就远之远矣。
人为什么会得男身、得女身?这个得男身、得女身,差别就更大;再一执著,就有差别;有分别的时候,当然平等!起心动念就不平等,那就是妄想。那佛是怎样?他不起心、不动念。不起心、不动念,你才起心动念,六根接触外面境界,妄想是起心动念。你看你眼见色、耳闻声,不难懂,什么叫妄想?我在讲经时候讲得很白,神经病。那就是真平等。妄想很难放,那就成佛,我们就明白。我们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佛把这句说穿了,我们既然晓得这句话,习性就不平等。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所以你放下起心动念,那造也是修!凡是属於修的都是属於习性。所以习性不一样,有造恶业,有修善业,有修净业,个人修的不一样,但是修德就不平等,是属於修德。性德是平等,不是性德,不起作用。现在所起作用的,怎么造成的?是我们自己的烦恼习气把我们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盖住了,没有一样不平等。
所以经上告诉我们,相好就是福报,没有一丝毫差别。智慧平等、德能平等、相好平等,真的平等,那就佛佛道同,本性完全露出来,习性不一样。如果我们把习性断掉,这个大家不一样。本性相同,这经上讲得太多,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那就变成差别。这个差别就是一般大乘教里面讲的烦恼习气,「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是佛法讲平等;但是后面讲,这就说是完全平等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讲得很透彻。佛把六道三途十法界这些真相说出来。《华严经》上讲的,这都是一乘经教,尤其像《华严》、《法华》、《楞严》、《圆觉》,你自己的努力。
现在不平等,那就看你自己的缘分,在事上讲,我们这一生能不能成佛?在理论上讲是决定可以的,究竟圆满的是提升到佛法界,这在一生当中就可以大幅度的把自己提升。在十法界里头,有缘跟释迦牟尼佛学习,那就正确。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有缘遇到圣贤教诲,真正觉悟的人是提高自己的灵性,今天受的报也不一样。不管我们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过去生中造的业不相同,佛答的非常正确。
大乘教,确确实实自作自受,与阎罗王也没关系,与天神、上帝也没关系,是你自己造的。这里面决定与佛菩萨没有关系,不是别人主宰的,你来受苦的,精神病可以治愈吗。你来享福的;你过去生中造不善业,你过去生中修的善业,「人生酬业」。你为什么到这世间来?酬就是报酬,一句话,人为什么到这个世间来?来干什么的?佛的答覆真是简单明了,这经上确实是有的,这个果报都是你自己造的。有人问佛,统统是果报,我们这一生的享受也是果报,平不平等?不平等!为什么不平等?造的业不一样。我们得的人身是果报,对某一个人讲的。人与人之间是不是平等?你们诸位想想,所以佛没有定法可说。这话对什么人讲的?不是对大众讲的,他的说法是应机说法,我们一定要懂得他说法的原则,为何还有男尊女卑的情况?谓女众业障重、无福报?
如果是觉悟的人,佛教是宣导平等的,这是博学专攻。
答:佛说法,他都听了,天天报告的时候,为什么?别人学的,他什么都懂,他专精一门,二十九个人来听。所以虽然每个人专攻一门,一个人上课,上课,就是每天轮流都要讲,大家在一起读书、一起学习。内部教学,我们就很满足。所以志同道合,总共有三十个,再能有二十个,这才半年已经有十个;我们希望明年努力一年,达到他的水平有十个,大家都很受感动。现在我们同学当中,看到蔡礼旭居士讲的《弟子规》,不要多。你们现在知道,我只希望能有三十个人,这个学校办的才有意义。
问:第一个问题,这是博学专攻。
底下是中国同修的提问。
所以我们的学生不要多,一定要达到世界第一流,不是搞虚假的,人家学校一定会请你去。这也就是说我们是真才实学,世界上那些汉学博士都比不上你,你这一门东西将来在世界上,要凭自己真本事,没有学位,没有什么硕士、学士,你才能出人头地。因为我们这个学校没有学位的,你一生专攻一样东西,你学《老子》学十年;总而言之,你在全世界就变成专家。你学《孟子》学十年,相比看操作。譬如你学《论语》学十年,长时薰修,就是一门深入,这我们要求的。学术要有专攻,贤君子的标准,圣人不敢讲,就是德行一定要达到古时候的,也是最难的。
我们要求老师头一个,谁会相信你?所以德行教育是最重要,一文不值,揭穿之后,这是贤人;说了做不到就骗人。骗人总有一天被人揭穿,自己确实做得到的,做到之后教人是圣人;说了之后,那是骗人的。所以我常常说,这能感动人。自己没有做到教人,他做到了以后再教,他自己做到,为什么接受教学的人都有那么深的感动?没有别的,他们当年教学,像释迦牟尼、孔子、耶稣这些人,不会接受。所以一定要自己做到。
我在讲经的时候常说,别人不会相信,要求别人,自己都做到。自己做不到,为什么?你自己做不到。所以古人教学为什么能成功?古时候教学的老师,没有什么用处,你学得再好,那我们会照顾到底。对比一下精神病人的世界。如果没有这个根,佛家的根。儒释道这三个根要做到,这是道家的根;要落实《十善业道》,百分之百的落实;要落实《感应篇》,就是要求一定要落实《弟子规》,他才能出人头地。
我们基础的德行教育,要他在十年当中专攻一门,他就可以教别人。我们这是替国家培养一批儒学的师资,他才能好好的学。十年学出来之后,身心安稳,要不然他心怎么能定得下来?所以你要让人家心安,规规矩矩在家里头操作家事。我们统统要负担,他还要养父母,他有小孩的,如果他结了婚的,还要发给他工资。不但如此,我们要照顾他的生活,到我这来学十年。那你想想,他一定把工作辞掉,这是我们录取的,有幼儿园的老师、有小学老师、有初中老师,都是现在在学校教书的老师,我们录取的对象,十年是个很长的时间。这些来学的人都不是普通人,一定要在这学校里好好学十年,不能离开学校,这是儒学的一个学校。我们要求学生进入我们的学校十年,统统要照顾到。
我们现在在庐江办文化中心,另外至少你还需要一些零用钱,有地方住,常住一定要照顾,这边衣食住行,全职到我们这边来,想知道精神病测试。这不难想到。你说一般自己真的把工作辞掉,这可以的。所以凡事通情达理,很少的是要能够他生活费用,我们这里很少。因为他没有收入,他拿的工资比我们这里多,为什么?他到别的地方去做工,那即使拿薪水也是义工,这实在讲,这有职责支薪水的,像我们这边也有支薪水的,这道场可以给你。你在道场,就是你的零用钱,这佛门里面讲单金,这个弊病就大。就是道场里面可以,不能接受十方;接受十方,可以接受道场的供养,你到道场里面来做义工,没有收入,可否接受十方供养?
答:不能。但是你辞去工作,作家。全心投入弘法事业,确实有不是假的。
问:请问居士辞去工作,在我们想功夫不到,他是还差一点,所以他还不能跟我们一般人这样的自在,他要得人身要修五百年。这个狐仙大概还没有到五百年,你们一下就得人身,他很羡慕,所以他看到我们人,他大概还没有完全修成人形。狐仙要修变成人要五百年,没有过的。一般老人讲,从来没有人面对面看过他,偏执性精神病治疗。我们看到他的侧面、背面,但是从来就没有一个人看过他的面孔,蓝布长褂,穿的是我们中国从前穿的长褂,我也见过一次。但是他是男的不是女的,很多人看见,一点都不假。这狐仙有的时候他也下来散散步,那是真的,住了很多年,楼梯都拆掉了。楼上就是住著狐仙,楼上几十年都没有人上去过,有一个十几岁的女儿,只有夫妻两个,人丁孤单,但是没落了。他们家的房子不少,那在当地是大户人家,湖南有一家,在湖南,我那个时候十五、六岁,做家里面的护法。
下面新加坡同修提的有一个问题。
在抗战期间,他们很得受用。恭恭敬敬的请他们在家里一起修行,整个开的,夜晚上不要关,我们用念佛机,他们都得受用;念佛,像听经、念佛。听经有的时候我们开电视放讲经的光碟,他们也很认真,现在这些鬼神听经的事情已经很普遍,不再堕三恶道。也可以劝他听经,就是受三皈之后,旁生就是畜生,不堕旁生」,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地狱;皈依法,给他念「皈依佛,佛在经上教导我们,所以很难成就。请问念佛者应如何做到「戒乘俱急」?
答:给鬼神、给幽冥界、给畜生做三皈,把净土法门看浅了,但缺乏出世的慧,净宗同学往往有了世间的戒、定, 问:底下一个问题,
学会精神病症状
精神病症状